支春晓,山东临沂人,商学院2018级会计学专业二班学生。修读法学双学位,连续三年获得山东大学学业奖学金。曾任商学院团委副书记(学生)、商学院新生辅导员助理,曾获山东大学优秀团干部、山东大学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山东大学素质拓展培养工作先进个人、社会服务奖学金等荣誉。
秋招期间,签约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就业的过程是多方位的“匹配”,是一个应届毕业生进入偌大的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相互匹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终拿到与自身资源高度契合的offer,支春晓依靠的是对自己的深度剖析以及扎实的付出。
志存高远,且行且思
一定要朝着自己喜欢的目标去追逐,朝着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这样人生才是值得。支春晓在大一入学时便已经为就业做好了打算,“我本身想从事会计本专业相关职业,所以工作方向大致就分为企业财务(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银行和公务员事业编制。
在大三学年,支春晓最终确定了具体的就业目标。“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大三伊始,我先后打听了意向行业的从业氛围和应聘要求,毕竟是自己未来要奋斗的地方,我希望它是我所喜欢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询问已就业人群和通过实习去感受。”支春晓先后在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参加实习,在审计过程中,她与被审计单位财务部员工、国泰君安证券项目组成员进行了交流,了解到私营企业和证券公司的选聘要求以及具体工作内容。
“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在行业的选择中,学院团委老师、辅导员老师、本科指导老师都给了支春晓非常中肯的就业建议,她综合老师们的意见修改了自己的简历。同时通过与在国企、事业编制、政府机关和四大会计事务所工作的学长学姐沟通,支春晓了解到不同岗位的工作感受。“在掌握了十分全面的信息后,我结合自己的学历、学校层次、学习成绩、综合素质、自己对于生活节奏的偏好以及各类行业对于学历、性格、性别的招聘偏向、考试难易程度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最终确立了国企这个目标。”
披荆斩棘,奔赴梦想
未来和梦想,不是想出来的,而是踏实做出来的。确立了国企的大致方向后,支春晓关注了各大就业信息公众号、加入学校和学院的就业信息交流群,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各类国企的业务范围、选聘要求、笔试内容。“当时在挑选出心仪且合适的国企后,我脑海中涌现出一个计划很久的念头——了解集团组织框架和子公司情况。随后我对往年招聘信息、招聘要求、内部晋升渠道、优秀员工履历进行了系统梳理”只要定好目标,朝着它努力就好了,向自我挑战,其它的就什么都不用去思考。秋招的赛场上,支春晓在每一环中都做了充足的准备。
就业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而区别只是在什么时间、以什么姿态进入岗位。在支春晓看来,如果本科毕业就能够进入目标企业,自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成长,也能拥有更大的容错空间。“鉴于我的目标企业对于硕士学历的要求不是很高,我彻底断了考研的念头。如果心仪企业有明确的学历要求或者竞争异常激烈,那么为了梦想,我也会坚定地投入到考研的战斗中”。选择直面,是敢于面对的勇气,亦是深思熟虑的决绝。
成功从来都是来之不易的,所有美好的背后都需要默默的努力和付出。在明确就业目标之后,支春晓根据招聘要求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的总结复盘,查找薄弱点,利用大三学年和寒暑假围绕简历进行针对性补充。面对繁重的学业、双学位课程、学生工作、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考证实习,支春晓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每一项工作都能够做到极致。即使有了明确的就业目标,她还是选择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专业功底很重要,既然我在课堂上,我便专注地做好这件事。”这样的毅力让支春晓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最终绩点排名保持在会计专业17%。
逆风而上,迎接暖阳
起初,支春晓对于应聘流程一无所知,对“笔试”有着天生恐惧感的她,第一次感受到了秋招的压力。“那段时间,我清楚得记得不确定性带给我的焦虑,我告诉自己既然已经踏上这条道路,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在暑假实习的同时,支春晓明白自己需要加强笔试的练习与实战,她在网上购买了目标国企的题库,通过企业官网查询到往年试题。“我发现国企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相仿,主要是行测考察,有些企业对于专业知识的考查会更加深入和具体,部分国企没有严格的笔试环节,甚至针对不同学历也有不同要求。”这给了支春晓很大的信心,她开始有针对性地刷题和补充专业知识,投递部分国企的提前批岗位,进行实战笔试和面试。
严寒之后也许会是更长的冰河世纪,但谁也无法保证不会迎来一个万物复苏的温暖春天。经过大量的刷题实战,支春晓总结出笔试的答题技巧,她将感兴趣的企业信息进行汇总并关注这些企业的招聘动态,在网申开启的第一时间投递简历。“投递简历后要及时关注动态,做一个追踪表格,特别关注的企业我甚至打了三遍人力资源处电话,在2000份简历中获得了优先面试的机会。”星光不负赶路人,经过数十场实战经验积累,支春晓感慨,“到了后期连海尔的HR都感叹我对于毕业生薪酬和涨幅的了解程度,可以说,对行业信息的有效把握以及个人简历的全面完善,让我拥有了足够的底气和HR交谈。”
在支春晓身上,我们总能看到自信与理性的交汇,“我们实际面对的就业市场并不是网上所说的4000元工资和无业可就的状态,相反本科生也有很多优秀企业向我们招手”。支春晓用“广撒网,多捞鱼”六个字总结她的秋招经验,“面试是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要敢于表达自己、善于表达自己,同时要给予面试官和小组成员足够的尊重,让自信成为面试的闪光点”。
遵循内心,勇敢博弈
找工作的这段经历也让支春晓思考,自己究竟要如何定位,如何选择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时常思考,我想要什么?我想要过怎样的人生?是高薪资还是稳定的生活?是福利待遇还是发展平台?”支春晓认为,最理想的状态是一家企业能够同时具备高工资、高福利、稳定的生活节奏、畅通的晋升渠道和城市户口的福利,但这往往是很难实现的。最后的选择是博弈的结果,当你选出自己心仪的企业时,你就实现了对自身而言的最佳匹配。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命轨迹,无论顺境逆境。唯有努力生活,做最好的自己,做自己当前想做的事,才能不负青春韶华。”步入社会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最终支春晓选择了向往已久的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带着爱和希望踏上人生又一段征程。
寄语:生命因不同而精彩,每个人的人生都有闪光点,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做最好的自己,才能不会虚度此生。






文字/支春晓 吴超
照片/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