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商学院 2013级金融学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分行
先讲讲大学这四年吧。
大一的时候,听说学生会是个锻炼人的好地方,于是开学不久,我就整天琢磨着自己适合什么样的部门,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优势,那阵子天天抱着自己的手写简历,在还没熟悉教室方位的商学院里排队等面试。感谢自己那时候的认真,在进入团总支宣传部的一年里,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人,也在他们的鞭策下慢慢变得更好。现在想想,学生会竞选和求职的思路真的太像,无非是人岗的匹配,你适合,就可以留下。期间也做过一些特别不靠谱但特别想做的事情,比如背着舍友应聘广播站的播音员,参加威海市的主持人大赛,虽然没有很好的结果,但对于当时操着一口台湾腔又心怀播音梦的我来说,经历就是最好的礼物啊!
大二没能留在团总支,让我沮丧了好一阵子。那时候觉得能当上副部长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肯定,没能如愿便一直不停地在找自己的不足:是不是我上次拒绝了副部长派给我的任务?又或是,因为我贴错了展板的海报?其实二者兼有之,工作中的细节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真实的样子,而学长学姐们只是旁观者清,我的偶尔大意和拖沓的时间观念确实不适合当一个合格的副部长。学生会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警醒,也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我始终认为无论优势或者劣势,自我认知、找对方向要比无谓的忙碌更加重要。再后来成功竞选上了班级的宣传委员,做的工作跟宣传部几乎一样,最频繁的时候一学期写了近20多篇通讯,一方面是出于想弥补学生会落选的遗憾,一方面是因为想好好锻炼写通讯的技能,为班级评比加分;从不知通讯为何物到30分钟内完成一篇通讯,我有满满的成就感。
除了学生工作,我还有几项团队合作的经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协作,在我眼中更像职场初体验。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青岛啤酒微营销大赛。因为舍友任队长,成员除了我以外都是学妹,我的角色便有些像名义上的副队长。那时候作为团队的主要负责人,第一次体会到事无巨细是什么感觉。在这个战线长达一年的比赛中,大到确定作品思路,给队员分配任务,小到找教室录旁白、搜背景音乐和剪纸,我都参与其中。突破自我的也不只是深夜写剧本和改编歌词,更是我一步步卸下了畏难的情绪,惊觉原来这些我也能够做到。我们前后总共创作了6个作品,包括动画、音乐、剪纸等,在将近30支队伍的角逐中一次次顽强挺进下一轮,成为了最终代表学校参赛的6支队伍之一。坚持到底和不给自己设限真的是很宝贵的一课,有时候事先给自己预设太多的顾虑,倒不如摸索着开始,再来见招拆招。
求职之所想,所做,所感
所想——关于我的求职准备。
大三上学期开始思考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工作,于是翻遍了大大小小的贴吧和知乎,总想着从别人的经历里吸取经验。之后我给了自己三个选择,互联网金融、证券和银行。当时最倾向于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于是我在假期疯狂地搜集前辈的面试经验,也报名了BAT的实习生岗位,但是学的越深越发现,虽然很感兴趣,但我的相关经历实在太少,而说服HR的从来都不是满腔热情,而是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最后互联网金融职位只能作罢,剩下证券和银行。因为我有过几段银行实习经历,所以在大三的暑假找了中信证券的实习,只身一人去了省会。租着还是水泥地的顶层房间,没有空调,我每天下班爬六层楼回家,刚好福州的夏天奇热,每天躺在床上总觉得自己像被双面炙烤的章鱼。那一个月在前台的客户经理岗上,跟着年龄相仿的同事一起去景区或是银行展业,在七层楼的科技园区扫楼,逼着自己开口营销,从不断被拒绝到慢慢有客户愿意交流,真的是很难忘的经历。但我必须承认的现实是,证券业的淘汰机制不太适合现阶段的我。所以,我对证券公司的评价是,工作时间和地点较灵活、看重客户资源,可以作为转业目标,但本科生选择极少,只有柜台和客户经理两个岗位。也是在那个暑假,我终于选定了银行作为自己的求职目标。
关于银行的求职准备,无非是行测和面试。行测只需要反复地刷题,而面试,准备一段精彩的自我介绍(根据HR要求做调整,银行一般只需要准备1分钟、3分钟这两个版本),熟悉无领导小组的角色定位,再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整理宝洁八大问也就足够了。另外一个我比较重视的是简历,好的模板、精炼的表述不但能对之后的面试加分不少,而且面试内容大多与简历相关,熟悉自己的简历也能更好地预设面试问题,做好未雨绸缪,消除临场的紧张感。简历上附的证件照最好去专业的摄影店拍,效果比自己拍的要好很多,而且实用性极高,以后工作需要也是可以拿出来撑场面的。一般银行的网申是在9-10月份,提前两三个月着手做简历即可。
所做——求职是一场心跳之旅。
在求职季密集地投简历,造成我经常需要通过做备忘来提醒自己求职的进程,一旦没注意到面试的通知,可能就错失机会。因为这个原因,我和同专业的两个老乡组了个微信群,在群里共享一些笔试、面试经验,相互提醒时间,结伴去考场。也是他们告诉我厦门建行是全省最好的银行,帮助我做了最后的选择。很庆幸求职路上能遇到目标一致的朋友,能够彼此建立深厚的革命友谊,现在我们都在同一个城市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是找工作3个月以来觉得最开心的事。求职的困难当然也有,但与其说是困难,我更愿意看做是一步步的经验累积。
我的第一个面试是在福州的中信银行,那阵子刚开始准备自我介绍,还没背熟就硬着头皮去了。在候考室等待的时候,我一遍一遍地背诵几百字的手稿,好不容易满意了,结果进考场之后,我刚好是最后一个,听了前面同学的介绍,都是硕士生、海归云云,我立马就怂了,一分钟的自我介绍断了不下三次。首战失利,我也不敢灰心,硬是靠薄弱的记忆力回忆别人的自我介绍,思考哪些内容可以为我所用,哪种介绍的逻辑顺序更有条理更容易记住。也是这次面试让我敲定了最终的自我介绍,之后除了根据岗位差异略有变动,但框架大体是一致的。自我介绍是你在面试时最直观的展现,要求叙述流利又不能表现出太明显的背诵痕迹,所以在背熟之后多几次实践是很有必要的。毕竟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错过了招商银行的面试确认。就像密集投简历一样,银行的面试通知也是密集地发送的,而有些银行要求短信回复,有些则不需要。我在招商银行的面试确认时间截止过后,才发现这个问题,心里想着肯定是没戏了,但还是马上回复短信进行确认,又发了一条长短信表示歉意。惊喜的是,HR接受了我的面试请求,最后我也顺利拿到了招商银行的offer。也是那个时候我突然明白,犯错并不可怕,及时补救和求职诚意才是招聘者所看重的。
所感——经历即收获。
在我的工作尘埃落定之后,看着身边的朋友奔波求职者有之,因为疲于奔走便随便签下工作者有之,考研失利开始广投简历者有之。想说的是,求职关乎个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机电院的H为了进入互联网公司,在北上广已经走了无数个来回;数学院的L感叹求职的辛苦,最后在培训机构的“精英计划”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学土木工程的Y考研失利之后迅速找了个省外的国有企业,想在外锻炼几年再回家乡。每一段经历都有它的宝贵之处,个中的苦或者甜,只有亲历者自己知道。但经历本身,无论是积攒了求职经验,确认自己是否适合一份工作,亦或是深入了解了一个行业,都是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可以称得上收获的事情。
我从不敢说我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工作。工作的评判标准只有适不适合,没有好与不好。四个月里,青岛一次,厦门五次,福州三次,往返的车票也积了厚厚的一沓。而我所得到的,不过是四个offer之一,也是现阶段最适合我的地方。今年七月之后,一切归零,我会在新的岗位从头开始、开疆拓土。
一些经验之谈
本科生求职不是签订终身契约,平台的大小固然重要,但是成长性也不容忽视。如果在工作岗位上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你有换工作的权利,但首先,你需要在原岗位上做出成绩,有所建树。所以,求职只要平常心对待即可,没有所谓一劳永逸的工作,不需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负担。以下是给大家的一些小建议。
一、认识你自己,提前规划职业生涯。自我认识可以通过比较权威的性格测试或者SWOT分析来实现,而职业规划是面试中经常被提及的一个问题,往往考察的是面试者的长远发展能力和工作稳定性。之前因为兴趣使然参加了校内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参考他人的规划思路填补自身不足的过程真的受益匪浅,是一个非常值得参与的活动。虽然性格测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不可盲从,还要综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考虑。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职业规划也需要阶段性变动,适时加以调整。
二、态度决定一切。学生时代的本职工作是学习,所以学习成绩代表着你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学生,工作态度可见一斑。我时常庆幸没有在大学荒废学业,四年的知识积淀帮助我在入职实习阶段更快地适应银行业务,专业对口也让我轻松理解前辈口中晦涩的名词术语。在求职过程中,态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或许你从别人口中听说了无数的黑幕、潜规则,但我想说,公平公正还是常态。面试双方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一定的主观性在所难免,作为求职者,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充分准备、实事求是,HR自会评判你与这份工作的匹配度。相反的,过度的自我包装则是大忌,万一被拆穿就成为了自身的一个污点,得不偿失。
三、厚积才能薄发。我不否认面试的精彩表现会给应试者加分不少,但前提是竞争者的硬件条件(学历、实习经历等等)相当。我在制作简历的时候就遇到了瓶颈,四年这么长的时间,我的经历却只能记起寥寥几行,最后虽然勉强写了两页,但还是与求职岗位的相关性相去甚远。所以,对于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弟学妹们,如果你的毕业意向是求职,那么请不要荒废每一个假期,想体验什么样的工作,就去寻找相应的实习,丰富自身的经历。努力的意义在于,哪怕最后不能如愿以偿,也能坦然接受属于自己的最好的结果。
关于工作,我觉得一个比较好的思路是,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将自己的兴趣转化为能力。希望我的经验和教训能让大家有所启发,你们身上有无数种可能,不用惧怕失败,只管往前走就好了。
个人简介:我是张静,来自福建漳州,现已应聘至建设银行厦门分行。属于我的大学关键词不是“学霸”“国奖”,而是不断地尝试和收获。从科研实践到创意营销,从团总支到合唱团,从学生到职场,我都将竭尽所能,不负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