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网
 

生涯规划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业指导 > 生涯规划 > 正文

 

求职达人之四十八:好饭不怕晚

来源:刘姣慧      发布时间:2016-04-11 09:34:19    浏览次数:


王雪 2012级会计学专业 签约青岛国税

      2012年9月,我有幸考入山东大学会计专业,来到了威海这座美丽的海滨小城,大学于我而言是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更是向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在求职路将要结束的时候,我拿到了青岛中信银行、中石化、兴业证券和中信证券的offer,并且最初的国考目标也进入政审阶段,这跟山大对我四年的培育是分不开的,这四年的学习与工作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大学时光,更是求职路上助我达成目标的关键。

      细细想来,我的求职路大概有以下两个特点:

  1. 没有参加任何一场企业宣讲会,全部是通过网申。
  2. 范围比较广,从公务员到银行,从企业到事务所,都拿到了offer.

      大二时我便决定了在毕业之后要走就业这条路,当时也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就业考研两手准备,但是在咨询了学长学姐以及父母意见之后,并且综合考虑了我的自身素质,我选择了毕业之后直接就业,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便一步步的为毕业后的就业之路铺垫着。

      2015年9月份,我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求职之旅,其实早在七月份的时候,我便开始着手准备国家公务员考试,并且在正式报名时报考了青岛市国税,这的确是我就业的第一考虑,但是国考就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以我也在积极地寻求保底工作。在九月份的时候,我周围有很多同学都去了山大济南校区参加宣讲会,也有不少同学在宣讲会上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这个时候我便开始有些着急,因为公务员考试的准备过程是一个十分漫长并且熬人的过程,我一边在认真准备着憧憬着,但是时不时的也在否定着怀疑着自己,尤其是当身边的同学一个一个地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时,这种焦虑感就会愈演愈烈。与此同时,银行业的招聘也在陆陆续续的开始,由于我将自己的就业城市明确为青岛,所以我全部投的是青岛本地招聘的银行,但是今年青岛的银行招聘对于应届生来说并不理想,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几家银行没有招聘计划,浦发银行不招收本科生,所以投递范围有所压缩,但是大概仍有近十家银行可以供我们会计专业的学生选择。

      这个时候我其实对自己是有一种盲目的自信的,在大学期间我一直担任班级团支书,同时兼任校学生会部长和第二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曾被评为校优干、校优团,并获得多次奖学金,计算机通过了四级、三级考试,英语六级四级均是优秀,考取了BEC中级证书和银行、会计、证券从业等证书,当时的想法是就算五大行不要我,那么多商业银行肯定会有一个要我的,结果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我才明白自己当时的想法有多么幼稚。

一.银行(投递近十家,网申被刷七家)

      招商银行是今年毕业季第一家开始招聘的银行,也是第一家通知我去初面的银行,初面形式是十个人一起进去,自我介绍完之后面试官提问,但是参加初面的人实在太多,面试官真正提问的只有两类人:十分想留用的和基本不想留用的。我们一行十个人进去依次做完自我介绍后,面试官瞅了我一眼,笑眯眯地说,王雪是吧,我心里暗喜,想着这肯定是想留用我了,结果面试官接下来问的话让我心凉了半截,“你家不是青岛的,学校也不在青岛上的,怎么想着来青岛工作?”因为之前听学长学姐说过银行十分注重本地生源,所以我这种两不沾自然是没有地缘上的优势,但是当面试官直接问出来的时候,我还是有些心慌,简单的说了说自己的看法,“我个人十分欣赏青岛的发展,青岛对应届生而言也有更多的机会,招商银行是银行业的佼佼者,我相信自己也有这个能力可以胜任这个岗位。”但是很显然我的说辞并不能让面试官满意,在招商银行的初面上我就被刷掉了。当时我还安慰自己这只是运气不好,但是接下来,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等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银行直接网申就没过,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找工作好像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在投递的众多银行当中,网申过了的只有招商、交行、工行和中信四家,招商初面被刷,工行笔试被刷,真正走到终面的只有交行和中信,交行和中信的面试形式一样,直接一个自我介绍就算终面了,但是参加交行面试时我并不知道是这样的形式,准备了传说中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和半结构化面试,唯独忘了最简单的自我介绍,结果到了真正面试时傻眼了,临场发挥了几句,和我一同参加面试的四个人都是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交行相关的业务知识都了解的很透彻,讲的头头是道,相比较于他们而言,我更像是一个打酱油的,毫无悬念的被刷掉了。吸取了交行的教训后,我把自我介绍整理了一下,背了个滚瓜烂熟,中信银行通知我终面的时候,当HR告诉大家最后的面试形式只是自我介绍时,我还在内心窃喜,结果到了面试时,又傻眼了,一行十个人里面,八个研究生,来自武大、山大、海大和香港城市大学,只有我和另外一个海大的本科生,而且那个本科生还是爱好播音主持的,一张口就把别人比下去了,面试官本来还在低头翻简历,她一说话都抬起头来看她。我是倒数第二个面试的,尽管我认为自己发挥很好,但是面试官全在低头翻简历,没有一个人看我,当时心里也是拔凉拔凉的,觉得这次肯定也没戏了,没想到中信银行是唯一一家录取我的银行。

二.企业

      在九月份的时候,我给自己定的是非国企央企不去,但是在银行纷纷把我刷了的情况下,我一步步的降低自己的标准,到最后只要是招会计我就投,甚至是行政文秘我也投,企业只要给了我面试机会我都会去试,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招商证券和中石化。

      招商证券当时招的是证券经纪人,其实这对我而言并不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工作,因为并不是正式员工,不给交五险一金,而且薪酬全靠提成,但是当时我并不了解这些情况,到了现场才知道,正好人又在青岛,就去尝试了一下,和我一起面试的是一个已经毕业两年的大专生,专业并不是金融相关的,而且能看的出来并没有什么准备,但是从面试官的反映来看,对他的兴趣跟对我的兴趣差不多,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才逐渐认识到,其实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你的学历成绩代表也许代表不了什么,大学生的光环到了社会上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用,虽然早就明白这些道理,但是真正感受到的时候,那种感触还是很深的。面试的前一天正好是另外一家事务所给我提供了实习机会,但是表示实习期工资1000,转正3000,这个待遇其实在青岛还是比较低的,我当时一听并不是很想去,就委婉的表示我可能需要学车没有时间去实习,面试官听到我这么说后,跟我说现在的90后真的是不知道轻重缓急,如果你觉得学车比工作重要你就去学车吧。再加上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当时真的很绝望,觉得自己难道真的一个月就只值三千块钱甚至连个保险都没人给交吗,出了招商证券的门就止不住的直掉眼泪,但是绝望过后,洗把脸还是要继续找工作。

      中石化是我应聘的企业当中待遇及发展空间最好的一家。其实找工作也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很多小规模的企业网申就把我刷掉了,但是没想到对我而言最好的也是最难的中石化反而给了我offer。中石化当时是在青岛招一个会计,我是倒数第三天报的名,当时已经有将近二百对人报名,所以一开始我对这个而言并不抱希望,去青岛考试的前一天我还跟我父母说,要不我不去了吧,还得花车费住宿费,就要一个人我肯定没戏。我父母劝我,“名都报了,说不定就这个上了,毕竟是次机会。”没想到真的被我父母说中了。

      中石化是我参加的这么多招聘中流程最多的一家,第一步是机考,主要考的就是行测的题,因为我一直在准备公务员,所以行测题做的还比较顺,不过当天考试的时候发挥也比较好,直接出分显示考了94分,当时瞥了一眼我周围的人考的大部分是七十多分,当时就觉得应该差不多能进面试。结果面试通知真正下来时我又傻眼了,要去北京再参加一次专业笔试,而且面试还包括英文口试。说实话,从找工作开始我的专业课就没再动过,英语也是大三不上了之后就没再说过,更别提还要去北京,来回的路费也没人给报,我又开始打退堂鼓,但是当时已经是将近一月份了,我手头一个理想的offer都没有,所以硬着头皮也要去,临时突击了一下专业课,背了一下英文自我介绍,我又踏上了去往北京的求职路。

      最后进入面试的一共有六个人,第一天笔试,第二天面试,笔试的问题难度基本相当于会计从业,虽然不难,但是很多领域是我们没有涉及到的,笔试的最后一题是写一篇文章,就目前国内的一个热点话题,写一下你的职业规划。还好前一天我在宾馆复习不进去的时候在微博上刷话题时看了一下“万宝之争”的讨论,虽然并不是很明确其中的利益纠纷,但硬是写出了一千多字的文章,所以说多刷刷微博有时候还是有好处的。第二天面试的时候分了好几个考场,英语面试和综合面试对每个人而言不一定哪个在前,我首先去了英语面试,三位很年轻的面试官,看了一眼我的身份证后说“ so young”,可能因为前几个面试的都是研究生,我一听还在想,说不定年龄小是个优势呢,接下来便是早就背的滚瓜烂熟的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完之后抽题,一看题我就懵了,题都看不懂,更不提回答了,硬着头皮磕磕巴巴的说了几句,面试官可能看出我的确不是说英语的料,接下来的问题也都问的比较简单,可以说英语面试并不十分理想,但是没想到因祸得福,到了综合面试时,心里一点包袱都没有,心想这总比英语面试简单,至少我会说中文,所以综合面试和面试官聊得十分轻松愉快,这大概也是我最后被录取的主要原因。

三.国考

      国考可以说是求职路上最劳心劳力的一个过程,从十月份报名,到十一月考试,一月份出成绩,三月份面试,每天每刻都在煎熬。也许别的工作有捷径可以走,可以找内部的学长学姐推荐,可以走特殊人才引进渠道,但是国考没有捷径可以走。备考期间除了做题就是看书,复习强度不亚于考研同学,更重要的是心里上的煎熬,尤其是等成绩的时候,基本是整宿整宿睡不着觉,当时练写申论文章,用完的笔芯比前三年用的都要多,每天在自习室呆到将近没人才回去,我身边也有几个这样的同学,大家都把时间精力全部投入到国考中,最后也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四.一点教训

      就业是人生的关键阶段,但是每个人面临这个阶段的状态不一样,有的人轻松迎战,有的人则心理包袱很重,其实状态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还是要根据每个人自身情况来调节,既不要压力太大,也不要不当回事,对自己一定要有信心,找工作有的时候也看缘分,你觉得差一点的单位可能把你淘汰了,但是说不定有另外一家更好的单位在等着你。如果能够重来一次的话,我会更加享受找工作的这个过程,这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不断挑战自己、认识自己、否定自己但又重新肯定自己的过程。

      “好饭不怕晚”是我公务员面试通过之后一位学姐跟我说的,这句话现在听来颇有感触,相信自己,心仪的offer就在下一个拐角处等你。

作者简介:王雪,2012级会计学专业,签约青岛国税。曾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奖学金,院级三好学生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