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丁传磊 商学院2015级市场营销专业
五月的威海由冷变暖,进入到一年中最舒适的时节。学校里的桃花又开了,粉色的花瓣缀满了枝头;猫都出来懒懒洋地晒太阳,想要用阳光驱散冬日残留的寒气。我却无心享受这惬意的光景,因为还有几个月就要离开学习和生活了四年的山东大学(威海),离开相处许久的师长和朋友。大学四年,弹指一挥间,四年前的九月,仿佛仍在昨天。四年来,我有幸身处这所校园之中,享受着她带给我的平台、资源和便利,也见证着她的发展和变化。
山东省优秀学生、山东大学校长奖、电信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保送北大……我在大学的所得早已远远超出了自己最初的期望。我仔细回想、沉思自己的大学生活,浮光掠影般的记忆碎片从我的脑海中闪过。我努力串联起它们,尽力忠实地还原出自己的大学故事。我的大学故事中没有智力超群、能力出众的天才,也没有家境优渥、饱受熏陶的精英,有的只是一个和大多数人一样的普通人。只不过这个普通人从未停止探索和尝试的脚步,从未轻言放弃,从未失去坚韧的意志。生活有无数种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这个普通人的故事不奢求你接受或认同什么,只希冀能够引起你的一丝丝共鸣,如果你能从我的叙述中获得一点点启发或有益的东西,那就再好不过了。
『我不确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 但我不断地尝试和探索』
在老师和周围同学的眼中,我是一个特别爱“折腾”的人。曾经的我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所以我尝试了很多事情。我折腾过科研学术,折腾过社会实践,也折腾过创新创业,在大一的时候还售卖过自己制作的校园明信片。在不断的折腾中,我逐渐发现了自己对于科研的兴趣,从而确立了读研深造的目标。
我从大一寒假就开始接触科研和实践,独立完成两项研究型社会调研。现在看来,我当时的调研方法和过程都有些不规范,撰写的成果也比较基础,但这两次稚嫩的小调研却是我科研和实践的起点。大一暑假,我发起了一项有关精准扶贫的调查研究,我和队友们在两年中行程7000公里,访谈政府部门20余次,深入山东省五地市的27个贫困村进行调研。一起走过的路也为我们带来了荣光,团队作为镜头中的三下乡“入围优秀团队”获得共青团中央的表彰,调研报告荣获“调研山东”省二等奖,连续两年获得科研立项校一等奖。
时间转至大二上学期,我从学姐的手中承接了一项有关农村垃圾治理的调查研究,在山东省10个典型村镇的调研基础上,我们前往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司、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访谈相关专家。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摘得国家级二等奖,刷新了校区社会实践类作品在该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我做出的努力和成绩使我获得了老师的青睐,在师长的引领下,我终于有机会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山东省教研项目等一系列高水平科研项目。
从我流水一般的叙述中,你或许能体会到我取得荣誉和成果时的光鲜,但每一粒种子都只有在浸透了奋斗的汗水后才能突破土壤的束缚,沐浴到阳光。在这光鲜的背后,有接连不断的挫折,有从不间断的忙碌,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疲乏和劳累,更是精神上的消磨和困苦。有时候,甚至会感到孤独,就像独自行走在没有月光的夜路上,也许会冷、会惧惮,但不会失落,因为守得云开见月明时,一切终会得偿所愿。
『我不能每次都取得期望的结果 但我特别坚韧』
有些场景不会随着岁月磨砺而变得模糊。为了发问卷,我曾在寒冬的街头冻到鼻子发酸、手指僵硬,也曾在盛夏的乡下被蚊虫叮咬得满身是包、瘙痒难耐。我曾因为兼顾学习和项目没时间吃午饭,在没人的教室里一边啃着面包,一边敲击键盘;曾在图书馆里整日钻研枯燥晦涩的文献;曾看着书本和教程一点点学习完全陌生的英文版分析软件;曾一遍遍地检验数据,期望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但模型却始终无法拟合;曾“海投”夏令营申请,却很少收到期望的邀约。在这些时候,我也想过放弃。但想到自己付出的努力,想到身后的队友,或许是因为就此放弃的不甘,或许是因为身为队长的责任感,我每次都坚持了下来。
带着这样的坚韧和坚持,我拿了两次国家奖学金、一次中国电信奖学金;我读了很多很多文献,学会了不少分析方法和软件;我参加了复旦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夏令营,参加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推免面试,在2018年9月26日的下午1:16分,我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确认短信;在济南的校体育馆里,我收获了属于山大学子的最高荣誉——山东大学校长奖。没有人喜欢挫折和逆境,如果可以的话,我更希望一切都能一帆风顺,但如果与它们不期而遇,我也敢于亮剑。正所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坚韧和坚持使我在困难和逆境中不断前行。
『我或许不能一日千里 但我能循序渐进』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相信大多数事物都要经历一个科学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试错,一点点积累经验,逐步提升自己。大一极度忙乱的生活状态和不尽人意的学业成绩促使我学会取舍、学会管理时间和提升效率,我的生活渐渐变得有条不紊、张弛有度,学业成绩也从大一的专业第八,到大二的专业第三,再到大三的专业第一。做调研遇到的挫折,让我逐渐掌握了问卷的设计方法和发放技巧,学会了恰当地选择调研对象、时间和地点。在科研学术上的不断试错和提升,让我叩开了高水平科研项目的大门。大学生活的尝试和积累,让我圆梦燕园、相约博雅。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不骄不躁,多给自己一些时间,沉得住气、耐得住性子,我才最终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一点点繁华。
我认为所谓“优秀”,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个孤立的象征,而是一种在比较中的体现。在通往优秀的道路上,只有前行者,没有抵达者。回顾过去,我要感谢自己的进取、坚韧、追求和笃定。我更要感谢学校,山大威海校区为她的每一位学子提供了一流的平台和资源,她足够承载我们每个人的才华和梦想。我要感恩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他们用自己的无私和敬业诠释了新时代教师的责任和情怀。我还要感谢很多队友和同学,他们的包容、支持和陪伴给予了我无尽的力量。
展望未来,我祝福母校、祝福我的师长和朋友们、祝福自己,也祝福后来者能够去探索、去尝试、不放弃、不妥协,即使一路颠簸,心之所向,也会抵达更远的前方,成为更优秀的自己。我用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最后一句台词结束这篇文章——“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个人简介:丁传磊,男,商学院2015级市场营销专业,共青团员,现任山东大学(威海)学生就业招聘服务团主席和第十二届科研班主任,以专业第一位被保送至北京大学。获评山东省优秀学生、山东省社会实践优秀学生、山东大学校长奖暨“全面发展标兵”、山东大学(威海)十佳大学生、山东大学(威海)学生榜样人物、校最美共青团员、校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本科期间累计撰写40余万字论文及报告,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7项、省部级奖项9项、校级奖项20余项。获得国家奖学金2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2次,在2018年全国评选中获得“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