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直博
谢盛杰+商学院+2015级+电子商务
一、大学成长经历
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太幸运”的人,高考时发挥失常,录取至第六志愿,一个不太喜欢的专业——电子商务。还没进大学,我已经了解了学校转专业政策以及双学位政策。进入大学后,我刻苦努力学习,并进入学院团委组织部成为一名干事,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无奈大一结束时,专业排名第4,而我们专业只有2个转专业名额,无法转到自己心仪的会计学专业。在大一暑假,我认真地思考了自己的人生规划。我的父母都是中学老师,他们希望我能够像他们一样成为一名老师,加上我个人不太喜欢企业里的工作环境,便选择了在学术道路上继续深造这条道路。此外,由于自身性格内向,我认为自己可能无法适应一个人在国外的生活,于是便放弃了出国留学,选择在国内攻读硕博学位,并初步定下了保研的目标。在了解学院的保送比例以及政策之后,我将重心放在了学业成绩上。目前越来越多的院校心仪于复合型人才,由于我的一学位为管理学,于是我修读了金融学双学位,在丰富知识面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排名10%只是一个保研门槛,如果希望拿到清北华五两财一贸的offer,至少需要专业前5%。所以在注重学业成绩的同时,我还积极参加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文体活动,并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历。在学生工作方面,我担任商学院团委组织部部长、商桥协会副会长,即使学业和工作压力巨大,每当想起保送的目标,我便坚持了下来。
二、保研经验
1、前期准备
专硕重实践,学硕重理论。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我喜欢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便更倾向于选择学硕。根据专业要求,我的重点放在了学业成绩以及科研经历上。
大一大二我的重点放在了学习成绩上,到了大三开始准备保研材料时,才发现自己创新创业经历一片空白,于是在大三上学期我参加了创业比赛并幸运地获得了奖项。真正的保研准备是从大三寒假开始的,寒假期间我在保研论坛查阅了往年各校的夏令营简章,并确立了目标院校。大三下学期,我开始准备文书材料,包括中英文个人简历、个人陈述、研究计划,并找老师撰写推荐信。同时,完成了一篇实证参营论文。到了四月的时候,各个学校的夏令营简章陆续发布,这时便需要有选择地投递材料,“海投”是一个好的战略,而不是“盲投”。在报名的同时,也要开始专业课的复习以及面试材料准备,包括中英文自我介绍、简历内容、专业课知识、时事热点等等。可以说,大三下的压力非常大,记住,坚持就是胜利。
2、参营经历
我的夏令营经历坎坷曲折。一开始把方向定在经济学,在被拒了之后才清醒地认识到管理学跨经济学的难度之大,于是立刻转变申请方向,后期的申请全部为管科专业。如果还没有offer,不要灰心,调整心态,耐心等待。
6月开始,我陆陆续续收获了6个入营offer。如果参营时间冲突或者个人精力有限,这时便要学会取舍。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手中还没有录取offer,建议选择性价比更高的项目,即录取把握更大的项目;如果已有保底offer,建议选择更心仪、更好的学校和项目,冲一冲。就我个人来说,浙大管院与央财金融学院的参营时间出现冲突,在跟学长学姐交流之后,我发现二者录取率相近,于是我选择了自己更心仪的浙大管院。
在参营前,要善于搜集信息,可以同往年录取的学长学姐交流,还可以在微信公众号获取各种信息。在此我推荐各大院校的思享公众号(例如ruc思享等等),里面有本校学长学姐真实的参营体验。
在参营过程中,要有积极学习的态度,参营的同学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优秀学子,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要相信自己。如果某一考核表现不好,要摆正心态,因为考核结果是一个综合成绩。即使没有拿到录取offer,也不能放弃自己,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加认真地准备下一个项目。
三、经验分享
保研是一项长期工程,是三年的努力与艰苦付出。夏令营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一次的失败千万不要气馁,要善于总结经验。对于保研边缘的同学,也要去尝试,例如有的学校对于夏令营优秀营员有优惠政策,即使没有拿到保研名额,后期考研报考该学院,通过国家线即可录取,无需参加复试。建议选择学硕/硕博/直博的同学,多联系目标导师。
感谢王长全老师、白锐锋老师、郭建强老师、王杰老师一次次地帮我撰写推荐信,感谢刘丹丹老师对我参营论文的悉心指导,感谢我的导员游凌燕老师对我一直以来的鼓励与支持,感谢无数朋友对我的帮助,最后要感谢爸爸妈妈,我想这是一切的力量源泉。
祝愿各位学弟学妹学业顺利,梦想成真。
个人简介
谢盛杰,中共预备党员,2015级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辅修金融学双学位。学习成绩优异,三年综合绩点专业第二,现已保送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得省级优秀学生、校“最美团干部”、校“百优大学生”等10项荣誉称号,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等4项学业奖学金以及竞赛奖励11项,曾任商学院团委组织部部长、商桥协会副会长。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处处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综合素质突出。